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 在推进课证共生共长中精准育人

作者: 佚名 发布日期: 2019-06-2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着眼我国信息通信产业迅速发展趋势,与华为公司通力合作,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共育人才,构建并实施了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的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着力解决学校人才供给侧和企业人才需求侧不适应、不匹配问题,对深化职教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深化校企结合,推进课证共生共长。结合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围绕华为认证标准,将在职工程师必须通过的认证与学校课程教学结合,将企业工程师培养纳入学校教学工作,推动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定期与华为公司商议,设定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认证标准,同时开发与认证标准相适应的课程。在产教融合起点上,强调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共生”、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共生”,将面向在岗工程师的认证课程及内训体系转变成适合在校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标准,设计适合零基础在校生学习方案。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强调课程升级和证书升级“共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共长”,在华为认证标准不断升级的同时,推动学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同步更新并反哺认证体系,确保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在产教融合结果上,推动专业教育和企业工程师培训相结合,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教学标准;在校生取得学生和企业认证工程师“双重身份”,毕业后即可进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体系;企业直接获得即招即用的员工,大量节省培训时间和成本,形成人才“供给—需求—供给”闭环反馈系统。

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多维能力培养。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问题,学校根据企业认证体系的更新及时调整课程类别、课程内容和培养规模,形成“刺激—反应”动态运行机制。通过校企紧密合作,持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联合全国29所院校建设国家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设立20门专业核心课程、10门技术培训课程,覆盖华为各方向认证,面向全国200多个地区推广和应用,月在线人次达4万多;建成华为认证网络课程11门,在线学习人次达660多万。探索并实践课程教学“五步教学法”,即典型应用场景选取、知识点分解、小项目训练、中项目强化、大项目全流程设计与实施,推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实战项目教学中实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建设云计算、LTEstar移动通信等全天候在线开放实训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认证课程,不断提升产业技能。根据华为认证标准建立符合行业规范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体系,通过课堂、实训、实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应用分析能力、产品技术研发能力、协议深度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网络故障诊断能力、网络架构设计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七维”能力,推动学校能力培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精准育人。

遵循科学规律,健全三分课程体系。针对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法兼顾学生学习基础与志趣差异的问题,将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1—2学期)、专业基础课程(2—3学期)和认证课程(4—6学期)三个阶段,将培养方向划分为传输、数通、云计算、移动等不同类别。按照华为认证层次(初、中、高)分类开发模块化、阶梯化课程,建立不同层次培养规格,实行进阶式培养、个性化学习,形成灵活可选、人人成才的三分课程体系,努力使分段体现认知规律、分类体现因材施教规律、分层体现职业成长规律。

设定卓越目标,激发学生进取动力。根据自身兴趣、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考取华为认证网络助理工程师(HCNA)、华为认证网络资深工程师(HCNP)和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HCIE)等三类不同层次证书,推动实现个性化培养。在评估学生能力的基础上设定考取华为认证的目标,配套采取开设认证课程、完善认证实训环境、建设学生社团等措施,多渠道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逐级登高峰”的体验,助推学生在校期间成为华为认证工程师,实现高质量就业。通过成功激励、志趣引导、社团训练、模拟体验等方式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引导实现不断跨越。截至2019年2月,已有800多人通过华为各等级认证,100多名在校生通过HCIE认证,占全球HCIE总数的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