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聚焦高职扩招】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职教创新 可持续才是硬道理
都说毕业半年是“去专业化”和“去知识化”的过程,从历年的城市就业状况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就业市场有所放缓,但高素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以更快的速度呈现。
“少子化”趋势下,青少年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渐减少,家长倾向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们的教育投资上,教育投资打破传统、封闭、线性的教育链,更加多元自主,构建出一个集多方力量,培养与应用相结合的教育生态圈。
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升学和高质量就业,要看学生是否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学校专业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折射出缺口巨大的技能人才市场中更为微观的需求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预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031万,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迎来扩招100万的重大利好,高等教育普及化即将实现。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看来,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在创新基础上扎实学科设置和教育教学,推动职教创新可持续发展。
一主三辅延伸人才培养
今年高职扩招对象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毕业生之外,还增加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一主三辅”群体。面对这部分生源,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招办负责人尚绪强认为,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多元模式以及按需设置更为灵活的学制。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招办负责人尚绪强
尚绪强认为,人才培养需要延伸,要根据岗位职责完善技能,职教培养人才不光为企业,更是为全社会服务。他表示,高标准办学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技并修;按照职教国家教学标准,严把培养质量关;完善职教质量评价体系,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据介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培养“专科学历+技师职业资格”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优势,学校于1990年率先培育出“高级技工”,2011年组建卓越技师班,2014年成为“3+2”本科试点院校,推出本科卓越技师培养计划。与此同时,该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考、应征入伍、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和职称评聘等方面,预备技师职业资格按照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享受相应待遇及相关就业补贴。
在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方面,尚绪强认为,要充分考虑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生源的特点,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和需求,分类组织教学;要适应不同生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对其实施分类管理。作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的实施单位之一,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内容,以技能开发为亮点,借助项目平台增加农民工技能培训机会、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可持续的农民工就业促进模式。
今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扩招群体设置了200个招生计划,针对这部分生源,尚绪强表示,学校考虑推进弹性学制和“柔性化”管理,让这部分扩招群体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节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这些起点各异、目标有别、出路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具有职教特点的环境中顺利完成学业。
专业先行贯通培养顺应产业升级
教育是弥补社会公平的一剂良药,尤其是职业教育。职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却始终不忘将符合社会需求的优势专业摆在教育教学首位。有效平衡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尚绪强认为,此次高职扩招,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尚绪强介绍,近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于山东省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等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发挥优势专业特色,积极调整学科设置。学校现有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电气技术、焊接技术、计算机应用、汽车工程、经济管理等154个校内实训中心和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校中厂”4个,各类实习、实训和生产设备7000余台(套)。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项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山东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等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智能制造专业群被评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机电一体化、现代商贸物流、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为省级示范、品牌专业群。同时,在优势专业基础上,学校新增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劳动与社会保障3个专业,计划今年开始招生。在专业体系丰富的基础上,对于今年扩招生源群体,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点向其推荐专业。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高职本科教育的衔接贯通拥有深厚牢固的理论基础。首先是终身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它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者高职本科教育衔接贯通不断发展完善。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成为“3+2”本科试点院校,同年开始学院与济南大学、交通学院合作进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本科“五年制本科卓越技师”培养。
就业保障淡化管理更要提升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由此可见,就业问题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紧密联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合理性的一个尺度。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教育内容由理论研究向实用技术转变,社会用人由文凭标准向技能标准转变,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偏差及正确引导的问题,引起职教工作者高度关注。
对此,尚绪强表示,就业是社会需求的反映,职教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贴近学生、用心服务,持续提高就业服务精度,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据介绍,近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岗位需求大致在1:3以上,机械、焊接、电气等专业的就业率更高。学校建立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库和毕业生信息库,为每位毕业生建立就业信息档案,用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过程,信息包括毕业生进行校园招聘面试过程、签约单位、入职单位、就业一年后工作跟踪等信息,实时动态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对毕业生就业后提供再推荐、及就业跟踪等服务。另外,学校建立毕业生家长联系制度、未就业学生信息登记制度等就业保障制度。
与此同时,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聚焦贯通质量建设,丰富培养内涵,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新路径。据介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企业开战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按专业搭配组成订单班,在专科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由学院安排进行宣讲考核,建立起学院教学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豪迈集团、开泰集团面向普通高考学生进行联合招生,与联想集团进行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在机电、电子商务、手机软件设计与测试等专业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办学。
学校与山东航空公司、山钢集团、齐鲁制药、济南二机床集团、中车集团、联想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用人关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拓展新兴就业领域,严格执行企业人才招聘资格准入制度,保障学生就业。
学校不仅多措并举促就业,对学生未就业率同样关注。通过跟踪分析未就业学生情况,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学生就业观加以引导,使其向良好方向发展。
尚绪强认为,新形势下的现代职业教育已经站在了政策的风口上,既有措施保障又有明确路线图的职教工作将大展宏图,持续为服务高质量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作者:栗娟、陈鸣飞)